2)第五十六话 百姓与子民_皇家书院三两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臣的属下也是在情况得到证实后才向朝廷禀报,生怕引起娘娘您不必要的恐慌。如此,有所耽搁,还望娘娘恕罪。”刘建昌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哀家明白了。就按照就爱卿的意思去办。”

  “谢娘娘。”

  “娘娘,此事不可草率。”镇北侯上前一步,“陇中大旱,连年颗粒无收,国库虽还算充沛,但计划已是提前安排好,不可拆东墙补西墙,此事还望三思。”

  虽然我被完全忽略了,但是我还是觉得魏如玠的爹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

  “那就加重征收赋税的力度!”太后不假思索地答着。

  “这……”镇北侯迟疑道,“百姓如今税务繁重,已是怨声载道。若是此时加重赋税,恐动摇民心呐,娘娘。”

  “魏爱卿,你这是质疑哀家的决策了?”太后声音中带着淡淡的笑意,却让我感到刺骨的寒意。眼前的人影摇摇晃晃,我干脆伏在案上闭目小憩。随你们什么征税不征税,与我何干。

  “臣不敢。”镇北侯手持玉笏,“只是……”

  “镇北侯大人,您身为两朝老臣,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么。”一道威严的声音截断镇北侯的话,冷戾地响彻于整个广德殿。我五官纠结地抬脸向殿上忘去,却见秦楚源长身玉立,一改往常温文尔雅的模样,气势逼人。先前议论纷纷的文武百官们此时也噤若寒蝉。

  秦楚源身为辅大臣,他的影响力真如谣传的那么大么?为何他平时待人接物皆是不愠不火,态度温和的模样呢?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镇北侯等待着秦楚源的下文。

  “百姓是我大邺的子民,大邺养育着他们,给他们栖身之所,给他们衣食住行的材料,还赋予他们广阔的权利。于是他们才能享受到平静的生活。正因如此,这些子民自然应该报答我大邺天子的皇恩浩荡才是!他们上缴粮食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有些子民懒惰了、堕落了,咱们身为官员,就应以天下人为己任,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才会有我们所期望的产出。所谓贱民,便是如此。所以,臣极为赞同娘娘增加赋税以充国库的旨意。娘娘明鉴。”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

  “丞相大人远见卓识……”

  “臣附议……”

  “臣附议……”

  ……

  “荒唐!实在是荒唐!!”我大声咳嗽着,上气不接下气地躺在乾禧宫的龙榻上,俩眼白,“想不到秦楚源是那种人,满口无稽之谈,居然把咱们老百姓说的那么低贱,他难道忘了,是谁养活了他家上上下下几百口人!还不是……咳咳……还不是咱们做百姓的辛辛苦苦种田……咳咳……他居然把我也扯进去了,气死我了……亏得我以前还看错了他,准备把秀贤嫁给他……”

  “陛下您请息怒!”蟠桃面色焦急地走过来,耳语道,“不知陛下您可知道,秦大人的眼线遍布整个大邺宫,还请陛下言语间稍作谨慎。”

  “陛下,您烧了。虽然您执意不传太医,但奴才还是自作主张地请了太医,”高寺走过来扶我,“奴才先扶您去床上休息,太医马上就到。”

  “罢了……”我摆摆手,“朕也疲乏了……一帮子所谓百官,居然都是同一个鼻孔出气……”我没有再说下去,残余的理智让蟠桃的话回响在我耳边。我昏昏沉沉地翻了个身,闷闷地睡下了。

  于此,我终于感到了双手乃至全身的无力。

  原来,光有清晰的思维是无济于事的。

  否则,降临在我身上的,将是傀儡皇帝最大的悲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