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南巡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首先厘定了“几何”这个科学名称,并创制了诸如“点”、“线”、“直线”、“平面”、“曲线”、“对角线”、“并行线、“直角”、“钝角”、“三角”、“面积”、“体积”、“相似”、“外似”等等新词汇,引入了西方科学的新概念”。

  “到晚清的时候,《微积溯源》翻译出版后,华衡芳、李善兰、徐寿这些人基本已经厘清了物理学和微积分数学中的概念,这些都为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看基础”。

  “除了自然科学的词汇概念意外,在洋务运动时期,法学、政治学的词汇也有了比较准确的中文翻译词汇”。

  课堂上突然嗡嗡响,李和问,“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说?”。

  一个学生站起来道,“李老师,据我所知,许多词汇好像是根据日文翻译过来的吧,我觉得承认事实不一定就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不能用狭隘的民族观去否定吧”。

  李和说,“可以举个例子吗?”。

  “比如‘物理’这个词汇”,学生振振有词的说道。

  李和笑笑,这个误解太大了,“我是学物理的。这个词肯定不是出自日本的。而是最早出自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编纂《华英萃林韵府》。跟日本人是一毛钱关系的”。

  学生面色有点窘,李和摆手让他坐下,“这个误解很多人都有,事实上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从中国引入了对西方词汇的汉语翻译。有个疑问就是日本人为何会用汉字去翻译新词汇?难道是日本群众致力于汉文化的发展壮大,每次顺便帮助我国搞些翻译工作?中国的洋务运动要远早于日本维新,我们有像京师同文馆这样的专门翻译机构,日本就没有。虽然晚清很落后,大家都有共识,但是却有庞大的知识科举阶层。提到科举大家会想到顽固儒生,可也是首先是这个阶层的一些人提出向西方学习的”。

  洋务运动时期,有许多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海军衙门、税务总司、京师大学堂编译馆、上海的南洋公学、湖北官书局、北洋官书局等。

  林林总总的各地各省都有翻译机构。

  今天常用的很多科学名词,都是江南制造局及翻译馆最初定下来的。

  日本的引入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中国人自己都信了。

  包括现在还有许多人一直以为这些词汇是日文翻译,天朝借用,万万没想到是天朝翻译,日本借用!

  其实日语翻译是惨不忍睹的,悲催的雅蠛蝶永远不会被赋予汉语的灵魂,最终于的命运可想…

  这就是所谓的出口转内销吧,或者是叫墙内开花墙外香。

  上完选修课,李和一天的任务就完成了。

  扎海生又过来蹭饭,颈上系一条丝绸花领带,身上着一件格子西装,灰色法兰绒裤子,俨然一付知识分子的形象,年纪很轻,却有着严肃持重的神态。

  李和拽拽扎海生的领带,笑着道,“打错了,宽端再绕一圈,从颈圈下方往上穿出,领带的最宽点应位于腰带处”。

  扎海生自己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我还特意找人教的呢”。

  李和索性直接帮他打了,“不会打领带,还穿这么骚包干嘛”。

  扎海生说,“我们今天接待外宾,所以就这么穿了,接待完了我就直接来你这了,也没来得及换”。

  李和看着扎海生意气风发,明显是不错,也就没多问工作的事情,只是问道,“李科呢,你没去找他?”。

  “开会呢,我们俩吃吧,今天我请你”。

  “发工资了?”,李和知道这小子通常口袋装不了几块钱。

  “发了,今天吃啥我都请”,扎海生豪气的说道。

  李和也没客气,吃回本再说。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