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七百八十三章 管不住手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艺园。

  那里名角儿荟萃,有专人管理,绝没荤口儿,没地痞流氓。

  话说回来,这大概也是许多人研究天桥,始终研究不出个结果的原因。

  因为有文化的学者不可能来啊。

  什么时候,听说过鲁迅、张恨水、梁实秋这样的人逛过天桥呢?

  有点身份的主儿,好像也就同治这么一个被太监坑了的大冤种。

  其实天桥之所以能在清末民初走向鼎盛,全国闻名,真没那么多奥秘。

  就是因为日日举办,消费水平低,节目荤素不忌,是个“恰烂钱”的好地方。

  谁让当年的穷人多啊,而且还多是文盲呢。

  所以就真实情况而言,与其说天桥是平民乐园,不如说是“贫民乐园”更为适当。

  当然,有低就有高,有俗就有雅。

  厂甸就是与天桥迥然相反的一个典型,那是京城独一份的“文化集市”。

  厂甸庙会虽然叫做庙会,却不以庙为名。

  它虽然具有庙会的时间属性,每年就在海王村公园举办一次,大致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

  然而实质上却是个雅俗相济、商娱相融的集市。

  厂甸庙会的范围因为把琉璃厂给覆盖进去了,卖的全是和文化沾边的东西,走的是高端和高雅的路线。

  什么珠宝玉器,古董字画,旧货旧书,文房四宝……

  老年间,光卖字画的画棚,就得绵延一里地去。

  要知道,商家们库里堆得那些平日无人问津的假字画,全得靠正月“出笼”啊。

  但也不可否认这些旧货里藏着珍宝。

  备不住哪位眼力好的就能捡着漏,买着古月轩的鼻烟壶,或者是古籍善本,名家仿作的古画。

  这就叫“慧眼识英雄”,淘到精品的人也大有人在呢。

  因而慕名而来的外国人也不少。

  实际上自清末开始,就少不了金发碧眼的洋鬼子和鬼子娘们儿,跟着一起来逛厂甸起哄的。

  到了民国时期,来逛厂甸的仍然多是文人雅士,社会名流。

  解放之后,厂甸庙会也仍以知识份子群体为主。

  所以说到这儿,大致也就能看明白了,这一届天坛新春游园会,宁卫民对北门和东门两条路线的具体规划思路。

  他就是要把过去的厂甸搬到祈年殿和丹陛桥来,让这两处变成旧日的海王村公园。

  不论院墙里外,都是图书充栋、宝玩填街。

  才好用这些精品货色,去赚外国人和上层人士的钱呢。

  要不为什么只允许北门和东门停汽车呢?

  西门和南门只能停自行车,连摩托车都不许停。

  宁卫民的用意,就是借此区分客户群呢。

  其实冷清点不怕,多数人不愿驻足也不怕,反而还是求之不得的事儿呢。

  因为喜欢这些东西的人需要的就是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这里的人要太多了,把每个摊子围得水泄不通,反而会减少真正顾客的兴致呢。

  当然,只求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