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人上人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坛地位相差无几的吉永小百合,下嫁了大她十五岁电视制作人冈田,就是一例。

  当然,或许在日本人的眼中宁卫民是华夏人这一点,已经足以把他年少多金、英俊高大这些优点统统抵消也未可知。

  很可能他们看待松本庆子,也会认为国民女神是下嫁呢。

  而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这里暂时不予讨论。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往那条街去呢?”

  很快,宁卫民已经把车开过了车站,不由发问。

  前面就是无数条发散状的岔路口。

  以车站为中心,街道两旁的树木和住宅街被做成了放射线状的分部形态。

  这也是田园调布这个知名富人住宅区最鲜明的特点。

  “唔,从那条有咖啡馆的路口进去,然后沿着银杏树的马路到那边去。请开慢一点,这里人少,有时候会有动物出没。”

  于是听从松本庆子的指挥,宁卫民降低了一些速度,慢慢朝右拐去。

  随后,他就发现了新天地,从那里开始在成片的花草树木的掩盖下,便是一大片结构各有不同,极为显眼的高级住宅区。

  “好漂亮啊,这里的房子都不一样吗?”

  两边的房屋缓缓向后流去,宁卫民朝着道路两边瞅。

  不得不说,这一带真不愧日本的老牌富人区。

  住宅都有大门,还带着围墙,和式的、西式的、日西合壁的,各式各样。

  这里的房子可不是一户建,而是真正的别墅。

  虽然层数不高,地面上最多两层,但每一户都备有车库,都有面积不小的庭院。

  写着“田园调布X丁目XX号”的地名标示牌挂在每一户人家的围墙上。

  一看就知道,这里的宏伟豪宅,绿茵广院藏匿着五花八门的富人。

  说实话,给宁卫民的感觉,就像他上次陪着康术德去津门,逛旧日租界的遗址五大道。

  区别只在于这些房子更精致,更新颖,绿化更好,道路更整洁。

  “是的,这里没有一栋房子是相似的,每一次地皮的转让,新业主一定会按照自己的喜欢重新建造房屋。这才形成了这里的独特景观,不过为了维持这里的格调,这里是不允许高层建筑出现的。地上建筑最多两层,高度最多九米。现在你看到的这篇街区,住在这里的政治家和著名运动员的房屋特别多……”

  松本庆子的话也验证了宁卫民的判断。

  想到自己今后就要住在这里了,确实还“只见过猪跑,没怎么吃过猪肉”的宁卫民也不由兴奋起来。

  此时的他与那位未来坐林肯车大发感慨的陈大导在精神上颇有点互通之感。

  “从今天起,咱也是人上人了”这样的话,在他嘴边简直呼之欲出。

  不过,他本就是个世俗之人,从没想过用什么才子和艺术家的名头标榜自己,倒也没有什么可害臊的。…。。

  和那位靠艺术才华吃饭的大导演不同,他反而能够堂堂正正地遵循着商人的本能,关心起这里的不动产价值来。

  “这一带好像没有什么空地,看来很抢手呀,价格应该不便宜吧……”

  “这里是建筑定型的街道,而且历史悠久,大家都喜欢这里既有郊区的绿化,又有城市的便利,所以没有空地。我买的时候本就不容易,追求生活质量和格调人都喜欢这里。至于现在,因为东京的房价本身就在普涨,而且大家都变得有钱了,这里的不动产就更难买到了。价格嘛,我买的时候大概一百万一坪,现在嘛,听说价格已经涨到二百三十九万一平米了,理论上相当于上涨了六倍,还只是有价无市。想想也真是够可怕受地价的变动影响,两年内居然连固都税都上涨了好几倍……啊……到那儿往左拐。”

  庆子在感慨近年房价暴涨太过不正常的同时,也没忘了及时告知宁卫民,向左或向右。

  汽车每转一个弯,便出现一条新的大街,可是房屋的外形和格调却依然没变。

  终于,汽车前面出现了松本庆子的居所轮廓,而她也第一时间告知。

  “看,前面的房子就是了。怎么样,这个地方?”

  按照松本庆子指点的方向,宁卫民一起朝外看。

  宁卫民注意到,庆子指向的别墅有美式的红砖外墙,以及法式的青黑色屋顶,被树影婆娑遮盖了大半,私密性极佳。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