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不可阻挡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偶像。

  偏偏此时又遇到了美国开始了猛烈的文化输出。

  美国电影电影业受到美国政府扶持,大制作商业片开始量产。

  结果曰本电影业便由此盛极而衰,迅速走向了下坡路。

  也就短短十年时间曰本本土电影的票房就完败血崩了――三成不足,眼看就奔着四分之一去了。

  说白了日本电影受到美国大片的冲击,其实要远比港片更早。

  而且曰本本土电影人还是实力不足,打不过美国的好莱坞模式。

  除此之外日本电影市场还有一点非常特殊。

  最吃香的也不是真人电影,而是动画二次元和动物为主题的电影。

  纵观八十年代,日本电影所剩不多的这点本土票房,其实一直都是靠电视剧和动画剧场版撑着的。

  还别看曰本影院每年上映的电影,部数在一千部以上,但绝大多数电影都不是日本本土电影。

  即便是本土电影,许多真人电影反而不会受到特别,无声无息间便在限定时间内下映。

  就拿1986年和1987年来举例。

  这两年的“邦画”票房冠军,一部是1986年东宝出品的《子猫物语》,另一部是松竹出品的《忠犬八公》。

  而1986年,机器猫系列的《大雄与铁人兵团》位列本土票房第四位

  1987年,机器猫系列《大雄与龙骑士》的本土票房夺得亚军。

  说白了,真能够为电影公司赚到钱的电影里,真人电影所占的比例也不具优势。

  而日本电影行业的真实状况是,因为不是信息时代,这个年代的人还不能完全了解这些数据展露的行业特性。

  在昭和最后的十年里,尚不能发现财富密码的日本大制片厂们,没被饿死就算好的了。

  东宝和东映都是靠预售票的方式不停运转,大批组织观众来看电影,才勉强没破产。

  日活是为了赚钱彻底不要脸了,瞅准了录像机日益普及,去拍可以满足男人特殊需要,在私密环境里“冲一冲”的“粉色电影”,才能保持继续培养影坛接班人的活力。

  而松竹完全就是吃老本了,除了寅次郎的《男人之苦》系列,还有一部被翻牌过无数次的《忠犬八公》之外。

  整个八十年代,基本没有为日本影史留下什么可圈可点的贡献。

  像去年拍摄的《火宅之人》,几乎就是迫本社长最后的奋力一搏。

  但可惜的是,结果不算坏也不算好,票房成绩刚过十亿。

  作为制片公司,同时拥有自家院线,松竹映画的确可以赚上一票。

  但要是单纯从制片方的角度来说,如果单靠本土票房收入收回成本,那就是个小亏了。

  这正应了华夏的那句老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勉强也就是个合格线吧。

  所以说,要是这么一比较的话,原本在真人电影里,类型上就居于劣势的《李香兰》能取得这样的首映日票房成绩,那还真是一件让不少业内行家都出乎意料,大跌眼镜的蹊跷事。…。。

  于是,当无数剧评人、影评人愕然发现松本庆子的制片公司不声不响,竟然拍出了一部超级卖座的传记电影小黑马,瞬间目光就投注了过去。

  很快,以支持电影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映画周刊》为首,多家文化性质的杂志报刊,就在上映的第二天刊登了《李香兰》的影评,想要就这部电影的热卖的现象予以客观的分析,探寻其中的缘故。

  到了这一步,先不管这些影评家们找得着找不着合适的理由,看得透看不透真正的缘由,反正大部分人对于影片质量都给出了比较正面的评价。

  有人甚至不吝赞美,称赞其为“今年来反应战争题材的最佳作品”、“一部电影道尽身为旷世红颜的辛酸”。

  毕竟这边影片是高达十亿的投资呢,在日本是顶级大片,对标美国好莱坞也是中等偏上。

  尤其在大陆内地,全都是物有所值的增值消费。

  无论是外景、还是道具、服装、演员造型,都是最顶级的,对于真实历史感的营造接近完美,水准未必就低于同时期在京城故宫拍摄的《末代皇帝》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