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8章 拜访汉冶萍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九成,控制了该公司就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是以日本人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在里面占股、控制资金。

  从盛宣怀办汉阳铁厂起,到辛亥革命前夕,汉冶萍公司借外债12次中有6次借的日本人,其总用银3200万元中除1000万为自筹,有一千多万借的是日资,后来都变成了投资。他们在借款合同中有非常苛刻的条件:铁砂除汉阳铁厂自用,其余应优先供应日本人;铁砂售价由双方议定,不受国际市场影响;日本八幡制铁所可以预购…

  因为缺乏资金无法自主经营,所以日债是其重要资金来源,这也为日本人间接控制这家公司提供便利,它被民族主义高涨的中国国民诟病就在这里。还好张汉卿进入西北后的1920年就通过东北钢铁总公司洽谈收购其汉阳铁厂51%的股份,汉阳铁厂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日本独大的局面。

  这时候的总经理盛恩颐,是被称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的盛宣怀四子。

  盛宣怀是清末民初商界的奇人,著名的红顶商胡雪岩就是被他玩死的,他还创下了中国十一个第一: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在后世衍生出来的有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

  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

  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干线铁路京汉铁路;

  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

  第一个勘矿公司;

  第一座公共图书馆;

  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即于一凡就读的天津大学);

  还有汉冶萍,另外中国红十字会也是他创办的。

  这也是张汉卿感兴趣的一部分:因为盛家的显赫声势,他的后代与国内很多家族结成婚姻关系,在上海形成一个庞大的资本链。无法形容盛家有多富,只要举一个例子便可知道:盛怀宣的佣人中曾有宋家三姐妹的母亲!

  如果得到盛家的支持,将来在华东,奉系可以从经济上打垮国民党系----现在估计老孙已经和他不共戴天了。此外,武汉造船厂需要机器,没有门路的他,可能还需要借重盛家的力量从国外进口呢。能不能趁机夹带点私货(造舰炮的设备),看交情和运气了。

  不过当张汉卿把这个想法告诉夏寿康时,这位夏大省长把头摇得像波浪鼓似的连说:“不行不行,那小子不是做事的料!”

  有这么大的家产,却被评为不能做事,难道也是一个纨绔?张汉卿忽然想到:“我为什么用了个‘也’字?就因为我曾经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不过这家公司从业务到人脉都对自己有莫大的用处,他还是决定亲自访一访这位夏寿康口中的“纨绔”。

  他真的是纨绔。这位盛家最后一根独苗(他的三个哥哥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