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博 学 (1)_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学

  身强体壮、相貌魁梧的就算贤能吗?未必。住所高大、衣着华丽的就一定漂亮吗?也不一定。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无所作为,虽然外表可以修饰,但是,恶劣龌龊的内在品质又怎么能掩盖呢?

  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很密切。道德的名号很崇高,但是也不外乎于抑恶扬善。如果不辨别善恶,又怎么知道哪些恶行不能做、哪些善行可以做?知道善行应该做而去做,知道恶行不能做而不去做,这才是真正的道德。世界上那些不忠不孝、没有礼义、放纵欲望甚至因此无法保全生命的人,不一定都是大奸大恶之徒,很多是因为知识不足而造成的。

  对于一般的道德,只要具备一般知识的人就能做到。但高尚的道德,那些不具有高尚知识的人就做不到了。因此,从古至今,那些实行道德并被后代视作榜样的人,都是卓越不凡的人,比如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知识是人情事理的根本。虽然人情事理种类复杂,但是每一样都要依赖知识。近代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无论什么样的事业都离不开知识。人,无论贫富贵贱都需要学习。而且,知识能提高我们的人格素质,让我们的知识更为渊博,这样我们的行为自然变得儒雅让人敬慕了。如果明白了是非的道理,表现在行动中自然不会有所疑难,这也是“诚于中,形于外”的体现。知识不足的人虽然能看到日月,却无法看到真理和正义的光辉;他们对物质有感触,却缺乏精神世界的融洽饱满,总有近忧,但缺乏远虑。见识如此狭隘,言行怎么能不浅薄呢?

  要想知识进步,必须经过求学。钻研学问,一定要博大精深兼有。自从人类文明产生,国家的富强贫弱一直和国民的知识深浅成正比。那些欧洲国家之所以能够侵略扩张,雄霸一时,也是因为国内那些知识渊博的专家利用科学知识推动经济发展、兴建产业,经过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才有了这样令人羡慕的成果。因此,文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是武力的竞争,而是智力的竞争。如今海外各国交往频繁,智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个国民,又怎能不努力追求知识,让自己成为对国家有更大贡献的有用之才呢?

  钻研学问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持久耐心,二是珍惜时间。

  正如衣物是用来装饰身体的,知识被用来装饰内心。再美艳的衣服,时间长了就会陈旧,但学问的增长却能享用终生,亦可流传后世,这就是学问的可贵之处。贵重的物品总是难以得到,那么可贵的知识又怎能轻易得到?因此钻研学问的人,要有持久的耐心。

  研究学问的少年,开始的时候都很勤奋,但时间一长,就滋生出了懒惰的习气。有的人不知反省自己是不是用功学习了,却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