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2章 开拓西南_南明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西魏国而言,最好的结果是能收编西军,但是现在孙可望既然已经流窜进入贵州,那高义欢也就只能接受他暂时无力剿灭西军的事实。

  明朝最大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开发了西南。

  此前中原王朝虽然也控制过西南,但是只是名意上的控制,并未改变西南地区的人口结构,明朝通过数次战争,平定土司叛乱,削弱了西南土司的力量,迁徒大批汉民进入西南,为后来中原控制西南,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唐时,西南是南诏国,宋时是大理国,这都不是汉人的政权。

  元版图虽大,但是汉人却并没有走出去,相反不少地方还被蒙元带来的色目人占据,带来绿教,使得汉人继续唐晚期的向内部收缩。

  汉人这种内缩,影响力退出周边的情况,在明朝时期才逐渐扭转,开始继续向外扩展。

  进入大航海时代,西方诸夷飞速扩张,其实明朝也改变了唐朝后期以来,中原王朝向内收缩的态势,转而向外扩张,开拓西南和移民辽东,就是明朝的两大功绩。

  此外,因为人口的增长,内部土地矛盾加剧,促使东南沿海百姓自发的下南洋,汉人正从三个方向,扩展着生存的空间。

  看历史,中国历代王朝,总是陷入王朝统一,人口增长,土地兼并,矛盾激化,王朝崩溃,然后战乱减少人口,土地矛盾减弱,新王朝再次一统的循环之中。

  西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向外扩张,失地的农民去海外殖民,缓解内部矛盾的同时,还能为国家获得更多的资源。

  中国受制于地形的限制,北面的草原和沙漠不适合耕种,西面是群山和戈壁,只有一条河西走廊与外部相连接,汉民族便被困在中原之地,所以无法将矛盾导向外部。

  宋代之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原王朝多了一条出路,但是受到中国居中,四方皆夷狄的认识束缚,历代王朝将周遭视为蛮荒,而不屑一顾。

  明朝也没有意识道这一点,而是继续从内部寻求解决,人口和土地矛盾的方案,使得中原王朝错失了海外扩张的良机。

  从明朝向外扩张的三条路线,开拓西南和迁民入辽都有朝廷主导,而唯独下南洋不受朝廷支持,就可以看出让识的区别。

  西南和辽东虽是边地,但是却是中国,但南洋就完全是蛮荒之地了。

  而南洋这些蛮荒之地,因为远离中国,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周边,其生产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极端的低下,且小国林立,部落众多,无疑很好打开局面。

  西夷不远万里,几百人就能控制一块广大的区域,要是有朝廷支持,汉人没道理不能再南洋立足。

  现在随着明王朝的衰落,辽东早早落入满清之手,由明朝官府主导开拓东北的方略彻底失败,三百余万辽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